德成教育集团
Title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百叶窗
Docu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Title

教师稳定,学校兴盛

                 ——校教稳定

    民办学校的生存必须依靠教育质量,其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特色。没有教育特色的民办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所谓特色,应该区别于普通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的办学个性。如教育方向上的德育特色,课程设置的英语特色,班级设置的小班制特色。民办学校不能重复传统教育的老路,而应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完善自身的办学个性。有教育特色的学校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切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命脉。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办好一所学校,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民办学校普遍面临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动量大的问题。由于教师流动量大,致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有的班级一个学期班主任就调了好几个,任课教师换了三四个,学生有意见,家长有看法,造成了不良后果。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校内的也有社会的,不一而足。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来自教育体制与政策层面的困难

    1.从个人发展上看。尽管国家规定公民办学校教师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培训进修、个人评先、人事调动等方面一律平等,但实际上,民办学校教师往往不能享受到应有的平等待遇。同时,由于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致使民办学校的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受到很大的制约,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2.从社会保障机制看。民办学校的优势之一是可以灵活运用经济杠杆,对第一线的教师实行优教优酬,以吸引优秀教师,但高工资并不等于高保障。大多数教师仍面临缺乏社会保障和失业的高风险,尤其当民办高中进入调整期时,这种风险日益凸显,从而使民办学校教师对工作的稳定性产生忧虑。而公办学校教师受的是“准公务员”性质的社会保障待遇,一般而言是稳定的、长期的。

    可见,基于体制的原因,公办教师职业风险低,工作报酬及福利稳定且较高;而民办教师职业风险高,工作报酬及福利低且不稳定。公民办教师职业存在着这样显著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职业焦虑”是教师队伍建设不稳定的原因之二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决策者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致使专任教师师资偏紧,教师的工作量繁重,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更是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文综、理综的教师一般都担任4-6个班,甚至更多班级的教学,他们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相对分散,所以往往在学生中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而这又是领导对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工作中缺少一种心灵上的自由,情感上的舒坦,行动上的机智。在社会高期望和学校“强有力”各种检查考核下,变得神情淡漠、情感压抑,而陷入职业焦虑之中。凡此种种,教师们都会审视这样的现实,我还能留下来吗?我能否继续做一个教师?

    (三)民办学校薪酬管理制度的诸多不完善     

从个人成长和发展来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民办学校教师的个人师资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的经费不足、培训的观念滞后,内容单一,效率不高,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较小。还有民办学校的基本工资可能不低于同类学校,但学校给予教师的绩效报酬、奖励性报酬或保险、服务和额外津贴不能同公办学校同日而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二、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队伍问题的对策

    如何破解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难,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寻找一条出路?我们认为政府、学校、教师都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为此做出努力。

   (一)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来说,我们深深感到,受制于时下大环境,即使民办学校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的成效是那么的有限,若无政府的政策扶持,我们只有深深的无奈。由此作为一个民办学校,我们非常恳切地向政府发出吁请,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帮助和扶持

    1、建议政府给民办学校按规定聘任的合格教师按适当比例发放工资补贴。为确保教师能够切实享受到政府给予的这一实惠,政府可以像对公办教师一样将补贴通过财政直接发到教师个人帐户。

    2、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帮助民办学校教师购买社保受制于办学成本,目前民办学校为聘任教师购买的养老保险标准普遍较低,若依此标准,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后所领取的社保退休金无法保证其生活所需。政府可将给民办聘用教师发放的津贴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用于给民办学校教师交纳社保基金,就能保证民办学校聘任教师在退休后有较高的养老金,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消除了退休养老这一最大的后顾之忧,也就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消除了最大的障碍。

    以上点建议,是政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是合理可行的,因为归根结底,这些民办学校教师,他们从事的都是祖国的教育事业,他们培养的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都是当地经济、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民办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民办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对民办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立足民办学校的实际,积极更新观念,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的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民办学校要创造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平台   

    除了提高待遇,民办学校还必须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事业成功负责,教师进修学习和素质提升提供服务和方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德成学校认为学习、提升是教师的权利,支持教师走出去进修是给教师的最大福利,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对教师走出去进修不但提出明确要求,并早在学校创办之初就设置了相关专项经费,承担所有教师走出去的全部费用,对外出参加学习、进修的教师还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和有薪假。

    学校开设了专家讲坛,每学期至少一次,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 。梁任荣刘爱军褚清源、陈健等各类专家先后到校讲学。

    2、民办学校要依法办学,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强化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要做到这点就得强化学校依法办学,落实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在校感受到“主人般”的尊重,获得学校主人的尊严。德成非常重视这一点,学校建校初即依法率先按《劳动法》要求与所有教师签定了聘用合同,2005年又率先按规定为教师购买了社会保险。同时通过每周教师大会、《申告表》、座谈会、党支部会议等活动将学校的民主管理落在了实处,保障了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及决策权,使教师真正体会到当家做主的感觉,从而自然而然地就强化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了教师与学校的感情,同时也保障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3、民办学校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创造一个有朝气、活力战斗力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学校文化,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观念,对教师的行为起到积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强化教师的爱校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教师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德成教育机构多年来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及优良的“三风”,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他们自觉地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激励自己的成长。其次,学校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品牌的培植和打造,学校通过诸如校报校刊、升旗仪式、校庆表彰、专家讲坛、教师讲坛、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典礼仪式的规范,文化活动的坚持和品牌的培植,在学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积极的进取精神、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與论环境。第三,学校十分重视教师业余文化组织的建设和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在各处主任的组织下,进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的相关训练及体育活动。健康的业余文体活动,强健了教师的体魄,放松了教师的身心,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感情和团结。

   (三)民办学校教师个人也应更新观念,真正融入民办学校

    破解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我们民办学校自身必须做出努力,政府也应该出招,而有志选择了民办学校的广大教师也要对自己提出要求,真正更新观念,融入民办教育,共同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具体说来,民办学校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全面看待学生。来民办学校读书的学生,有的是家长“管不了”而寄希望于学校;有的是家长“管不到”而送进了学校;有的是父母在外地务工,子女成了“留守儿童”,而有的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家长把家庭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全权”推给了学校。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他们信息接收量大,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其可爱和可贵的一面,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随着接受教育的深入。经过教师人格、情感和知识的感化,他们都会不断地、不同程度地抛弃自身的缺点,不断地取得进步,不断地在多方面获得成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我们的学生,教师才有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才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2)要纠正“打工者”心态。就是把自己定位在打工者的角色上,即能应付的就应付,能拖拉的就拖拉;至于干得怎么样,将会怎么样,概不操心。这种思想的存在,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民办教育也是一种事业,民办学校的学生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塑造好我们的学生,是民办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和责任。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态势很好,可以预料,今后中国最好的名校可能在民办学校中产生,国家的栋梁可能在民办学校中涌现。在民办学校中“干干、看看”的临时思想,既不符合民办学校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教师职业规范的要求。

    3)要拥有服务意识。民办学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教育教学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招生工作必须服从市场规律。就是说,学生、家长是服务对象,学校的教职员工是服务者。学校能让主管部门满意,社会认可,家长放心,生源市场就会广阔。从这个角度来讲,必然存在服务质量的问题。一方面家长花钱把子女送进民办学校,学生希望获得一般学校不能给予的特殊教育(如特长培训、爱好发展等),或要求受到不同层次的教育(优等生、学困生或有薄弱学科学生的特殊要求),这就是服务范畴内的问题,存在着服务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长期住校,其生活(饮食起居)的照料和习惯的培养也是服务范畴内的问题,同样存在服务质量的要求。作为民办学校的教职员工,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既要为人师表,也要为人服务。

    综上所述,虽然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确实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政府、学校和教师三方都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那么,很多难题就一定能够一一解德成学校愿意和民办教育同仁及各界一道,积极探索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为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仇中海. “ 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 的学校教育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 4 年

[2] 蔡斌. 《民办学校教师的困境》. 保山师专学报,2006(11).

[3] 付闯干. 《民办学校教师生存状况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1).

[4] 童永歙编.《现代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张雪珍编.《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年




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索

    精细化管理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同时强调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每一个岗位都要到位、尽职。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学校管理中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牌的突破口因此大胆进行了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育工作从整体上说基本是经验传授的工作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变化都比较缓慢而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个性化的发展、身心和谐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心智培养能力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塑造人格。这些都使得教育现象越来越纷繁复杂如果不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没有精耕细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境界追求就不可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下面谈谈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三方面措施

  1、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抓实每一个环节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和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指导六个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粗放型的管理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其它环节。我们在广泛调研和精心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教师教学常规》、《班主任管理常规》,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既有量的指标又有质的指标。并制定了《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与考核方案》由教务处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包括检查教案、推门听课、统计作业批改数量、统计课外辅导和活动指导情况等周周检查月月统计学期末汇总评比。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方法提倡“面向全体照顾差异教学行为关注到每个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为了强化教师服务的质量意识每学期末进行学生评教活动把学生的满意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2、精细化的德育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小事大做虚事实做

  小事大做就是要有“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教育敏感性。学生用餐曾出现过大量使用一次性餐盒的现象目的是省得刷碗结果造成校园内白色垃圾增多。有人认为无关紧要下一道禁令就解决了。但我们却就此大做文章召开主题班会,作德育作业,举办宣传橱窗进行国旗下讲话连续搞了两周的教育活动。因为这件小事暴露了学生中的三种不良思想缺乏环保意识缺乏节约意识缺乏勤劳美德。虚事实做就是把说教变成行动把口号变成活动使德育内容实在化、具体化增强实效性。教师节发动学生自制小礼物赠送给任课老师上面写着祝福和感谢的话语,既感动了教师,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感恩也是一种快乐”清明节200多名学生徒步行走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聆听革命老人讲述先烈故事许多同学深受感动,这就是有声有色的感恩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好事常做就是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保持经常化、制度化。每天课外活动的校园广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每周的主题班会、每两周一次的德育作业,都是雷打不动的100多人的青年志愿者每周六走入社区服务,团员们每两周一次“爱心捐助”传了一届又一届校园丹青》、《文苑生机》、《百家宗教、《节日文化》、《科技最前沿》、《语文天地》、《数学园地》等学生自办的文化专栏出了一期又一期一年四季中每个节日和纪念日都会成为教育的契机。

  3、精细化的安全管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事事有人管是指没有责任空白从安全教育到隐患排查从安全预警信息到安全事故处置体系健全、分工明确层层签定《安全稳定综合治理责任书》。《校园安全注意事项》涉及饮食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涉及防火、防电、防拥挤踩压、防高空坠物、防教学事故、防校外滋扰、防群体事件等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责任到人人人签定《安全稳定综合治理责任书》。时时有人管是指时间上没有盲点校园内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值班巡视。处处有人管是指空间上没有盲区宿舍、餐厅、体育、音乐、美术、阅览室学生在任何场所活动都有工作人员在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艰巨且周而复始的工作,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培养精细化管理的土壤,同时要借助制度化和量化训练改变人的行为,通过调整行为达到逐步调整思维的目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在各个工作环节全面量化的基础上,管理依赖制度,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格式化的制度和规划才可考核和训练,训练提升素质是改善管理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实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应变措施,如精细化在实施之初,更多的是一种规范和引导,当它走上轨道后,管理成本会降低,效率会提高,此时人性化、个性化管理就应该加强。因而学校精细化管理既要长期培养,又要大胆创新,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管出高水平、管出高效率。


浅谈民办学校学生管理

   民办教育作为新兴教育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其教育管理研究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可供借鉴的体系。民办学校的学生构成复杂,相对公办学校具有特殊性。因而管理较公办学校相比有很大难度。因此,探索研究民办学校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其发展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它的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0年,我便在民办学校教育第一线,探索民办学校学生管理的科研课题,旨在探索总结 、指导工作实践,为民办教育事业作出贡献。通过分析学生的现状(包括构成、成长环境、学习、品行、个性等)、跟踪调查、个案分析、整体研究、积极实践,效果明显,启发很大,为进一步探索实践增强了信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民办学校的学生构成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充分认识其特点是我们进行教育管理的前提。民办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倍受宠爱,家庭教育不够,且方法不当,转学多见得广,在校纪律差,学习成绩低,这就使得他们“成人意识”较强,依赖性也较强;自尊心的需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尊心开始变得强而敏感;平等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意识较强;自卑心理有较大比重,自我评价能力不够成熟;意志薄弱,生存能力差;“友谊”的需要占据主要地位,但在异性同伴交往上往往走入误区;思想前卫,时代感强,情绪激荡,具有明显的两极性。这些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探索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途径。

    一、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理念,严格的制度贯穿于管理的始终。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确立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则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我认为民办学校要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合格+特色”为培养基点,以全程、全员、全面培养和发展个性为培养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学会选择、学会抗挫、学会合作、学会做事为基础,才能塑造出“品行好、基础牢、体魄健、能力强、有特色”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

  合格人才是在先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而建立严格、全面、适合、高效的制度,并贯穿管理的始终,则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民办学校大多采取寄宿制,且学生构成复杂,具有特殊性,因此我认为必须建立一系列严格的、全面的,适合民办学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学生的品德修养、日常行为、文明礼貌、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以制度管人,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增强制度管理的严肃性、连续性,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自愿地向健康的方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为核心,关注学生发展。

    学校育人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民办学校中,由于学生构成的特殊性,不只是心智不健全者,他们身上充满了矛盾,傲慢娇气,却又心理脆弱;讲究“自尊”,其表现又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表现欲强,却往往以不良的方式展示;想与同学友好相处,却又敏感、多疑,妄自尊大;想改过自新,却又难割故交;想把学习搞上去,却自信心不足等等。这就要求民办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治学方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搞好服务。

    1、以引代批。民办学校学生相对公办学校学生叛逆、逆反心理比较强,另外他们往往是非观念差、利害难辨,对他们的最有效办法是多引导、少批评。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减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又可使他们自己明辨是非,分清利害,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旧病复发或犯了新错误时,先不忙给予批评或警告,而是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利弊、揭示危害,让学生自醒、自悟。

    2、以赞代贬。当学生在不合适的场合表现自己的才能时,首先肯定其才艺,再做正确引导。这样,既尊重了他们,又不使他们尴尬、难看、出丑,使学生在一种和缓的气氛中自己认识错误,受到教育 。例如:早自习课上,有一学生唱流行歌曲,全班皆惊,没想到教师镇静如常和颜悦色,“唱得很好,请你给大家唱一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唱了,但脸红了,感觉到了场合的问题,以后不再做同样的事。

    3、以服务代要求。服务对人类来说是需要的,是心理的和生存的需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达到某种要求或标准,使学生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教室里的书桌、抽屉空间有限,水杯、学习资料等总是乱放,窗台上、桌面上到处都是,很不整齐。在教室里放一个专用的柜子,并指定好位置,乱放东西的毛病没有了。

    4、小题大做。注意寻找双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一要降低“标杆”,二要手持显微镜。降低“标杆”就是对双差生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手持显微镜就是看到双差生中那怕最小的优点和进步,适时给予鼓励,使其感到别人对自己尊重与重视,肯定与赞赏,因为被人尊重、重视、肯定、赞赏是人的心理需求。比如:习惯自我封闭的学生开始与同学讲话了,赶快鼓励;恃强凌弱的学生在上下楼时避让同学了,抓紧表扬;从不发言的学生举手回答了问题,鼓掌加油,肯定学生的点滴努力,激励其在此基础上追求新的成功。

    三、降低心理负担,排除心理设防,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

    民办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求新求异,叛逆心理和成人意识较强,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极度要求民主,反对简单粗暴,反对压抑个性,但同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遵守纪律、维护自身和集体的形象。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对待学校的管理一是害怕管;二是不愿让管,从心理设防排斥管理。这就要求民办学校有意识地避免以批评手段“管”,以校规校纪“卡”,以师道尊严“压”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而侧重于向“攻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现代化管理型转变,从而降低心理负担,排除心理设防,达到自愿自觉地在轻松、愉悦氛围中接受管理或自主管理的目的。

    四、多种形式,适时交流,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教育管理学生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因人施教。”而了解学生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多形式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了解个性、摸清心理、掌握情况的目的。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则疗效显著。例如:从四川转入我们学校的一个聪明男孩,沉默少语,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不完成作业,有意坏给大家看。老师发现时虽很气愤,但还是和气地问他,他不讲原因;让他写,他看了桌面一个小时,未动笔。后找他谈,说明老师愿意帮他,前提是必须了解他内心的苦闷。这次他写了长达二千字的文章。他说从四川来广东时已11岁,普通话里的四川味很重,同学们都笑他、学他,加上人生地不熟,有时还会受到欺负,他不断地转学,成绩越转越差,他不服气,后来转到我们学校。经努力学习,有了进步。有一天学生给他起了“萝卜”的绰号,并在铅笔盒、书本、寝室等处用漫画等字样取笑他,他厌恶、气愤,满脑子全是一心想报复。一学期下来成绩极差,受父母责备、打骂,还不让解释,他绝望了,认定自己是彻底完了。文章中写道:“既然大家都不喜欢我,我就故意坏给所有人看,学抽烟、学欺负女生、搞恶作剧……凡能想到的都去做,反正不就是受人欺负、看不起、挨骂挨打吗?”老师分析认为根子源于开始来广东时别人对他语言的歧视,使他自卑,加之个别人欺负,他变得无助;远离熟悉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使他孤独,加之成绩不好,自然使她抬不起头来,这一切在他头脑中不断重复,使他变得敏感、多疑,却又无奈。起绰号并非恶意,更加重了这种作用,老师、家长的误解给他带来了压力等。老师把分析的看法讲给他听,他忍着眼泪哭了:“来广东3年,总算还有一个人愿意了解他、帮助他。”此后他常找老师谈心,老师也及时与他交谈,他变了,情绪稳定了很多,能自我约束,学习努力,成绩又上来了。

    五、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完成教育管理任务。

    学生的成长主要受社会、家庭、学校影响,其中家庭、学校最为重要。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有时听家长的,有时听老师的;有时避家长,有时避老师的心理特点,特别是民办学校的这种寄宿制,学生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少于老师,家长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少而难,因而就必须加强家校的联系,应采取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家长热线电话,家长公开日,成立家长委员会等。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和以往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与老师及时交流,形成对学生整理教育的共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教育管理的任务。这样使学生在校、在家都能得到适时的关怀和约束,避免教育管理短路,两头放空的情况发生。

    民办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课题,在多年实践中,自己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实践学,不断总结,旨在探索民办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一点贡献。但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全部成果,其中不定有疏谬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